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走进山东黄金冶炼公司,一幕幕“焕新”故事让这句诗有了更鲜活的注脚!
设备现场改造不断,控制室内数据流转,实验台上潜心钻研……冶炼人通过精准实施一系列关键设备改造和新工艺应用,成功破解生产运行中的瓶颈难题。在全体员工的实干与巧干中,设备运行更稳定、生产线跑得更快、精矿处理更高效,为公司冲刺年度目标、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“黄金动能”!
核心设备“强筋健骨” 生产根基更稳固
设备是生产的“生命线”,关键部件的状态直接关乎生产线的“健康度”。
针对保障生产连续性的浮选设备,公司技术团队精准发力,实施关键部件更新工程,替换高压滤机破损翻板以及立磨机、球磨机进料装置的橡胶密封件,及时更换16块立磨机衬板、1块护轴底板,堵住物料泄漏“隐患点”,大幅减少了非计划停机。
“立磨机的衬板就像战士的铠甲,磨薄了就得及时换,不然设备可要‘受伤’。”维修班长张师傅正带着团队仔细检查刚更换完衬板的立磨机,通过看似细微却至关重要的“零部件手术”,为设备注入针针“强心剂”。
设备根基稳固,原料处理的“源头活水”才能持续奔涌,为后续高效生产筑起了坚实屏障。
电气系统“智控升级” 双模运行更高效
在精炼车间,一场智能化、安全化的电气系统升级正悄然改变着生产管理模式。
公司不仅对老化的照明线路和配电动力箱进行了更新换代,提升本质安全水平,更完成了21台关键设备变频器的全面升级换代。新一代变频器不仅性能更优、能耗更低,更通过精心调试,实现了与中央控制系统的“无缝对话”。
此外,技术团队为控制系统的PLC主柜更换UPS不间断电源,并通过严格的断电切换测试,为生产自动化系统永不断电的“智慧心脏”上了双保险。操作人员既可在现场进行“就地手动”精准操作,也能在中控室实现“远程集中”一键管控,“双控”模式灵活切换,效率与安全实现双提升。
技术之根在于新,创新之本在于用。智能化、安全化技术成果转化了,才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竞争力。
新设备“点石成金” 提质增效更强劲
面对精矿处理中的“跑冒滴漏”顽疾,公司成功引入并投用新型“利器”——改质机,这台设备通过精准调节搅拌转速,有效改善了矿浆状态,显著遏制了精矿在搅拌过程中的“调皮外溢”。
为了让设备“发挥最大功力”,技术团队同步开展了搅拌桶与新型改质机的“同台竞技”对比试验,通过持续的工艺优化和数据“把脉”,深入探究不同设备运行频率、药剂添加位置等参数对后续粗选效果的细微影响。
探索、调整、重塑,终能抵达“跨越发展”的彼岸。
“我们测试了不同频率、不同加药点,对比了上百组数据,就是为了找到那个最优的平衡点,让设备效能最大化。”实验员展示着试验记录介绍道。截至目前,混合粗精矿处理流程运行异常平稳,困扰已久的“冒槽”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。
创新之行要不来、买不来、讨不来,只有敢叫板、善攻坚,才能跨越“封锁线”,赢得“主动权”。从设备的流畅运转,到智能高效的管控模式,再到优化成熟的工艺流程,黄金冶炼公司的“焕新”之路不只是设备的升级,更是一群人用双手把“辛苦”熬成“真金”的故事。
起步,加速,冲刺。今日之黄金冶炼,赛道丰富而广阔。锚定目标、铆足干劲、全力奔跑,“焕新”之行必将无远弗届、不可限量!(陈颖洲)
广瑞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